什麼是切口性疝氣?
在接受腹部手術之後,出現的疝氣通常會沿垂直的切口發生,這就是切口性疝氣。有些人比較容易在腹部手術後罹患這種疝氣:
- 體重過重
- 年紀大
- 長期使用類固醇
- 手術後肺臟出現問題,致慢性咳嗽
- 手術後傷口感染,或從相同切口接受一次以上的手術
- 傷口縫合不當
切口性疝氣可能會很大而且很痛,所以一定要跟原來的手術醫生討論治療方案。
造成切口性疝氣的原因?
腹部手術有時候會在腹壁留下缺損,疝氣便可能從這個弱點發生。2%-10%的病患在接受腹壁手術後會出現切口性疝氣,而且有些人的罹患機率比較高。就算經過手術修補,切口性疝氣還是有復發的可能。
傷口癒合時,有可能會因為發炎、血腫、血清腫的狀況,讓癒合發生問題,引發切口性疝氣。
以下情況會讓腹腔增壓,也會導致切口性疝氣:
- 因為慢性阻塞性肺病等疾病咳嗽不止
- 便秘而長期腹部過度用力
- 懷孕
- 腹水
當然,外科醫生技術不良,也可能是造成切口性疝氣的原因。
切口性疝氣的症狀?
一般來說,長時間站立、坐著或提東西,切口性疝氣的症狀才會出現加劇。
切口性疝氣的病患通常會感受到:
- 鼓脹感
- 疝氣部位感到痛或長期性的疼痛
- 在切口處感到有東西在那裡
如何診斷切口性疝氣?
- 在診斷切口性疝氣時,一定要觀察病患的症狀及病史。
- 特別注意之前手術的術後醫療紀錄。
- 醫生應該觀察病患疼痛與不適的程度,還有疝氣是否有比以前更大。
- 用手觸摸患部,找尋腫塊,並看病患咳嗽、用力或彎腰時疝氣囊是否有變大。
- 如果診斷結果不確定,可以進行超音波,或在特殊情況下安排電腦斷層掃描,顯示出疝氣的大小和詳細資訊。
如何治療切口性疝氣?
要修補復發性疝氣,並防止疝氣變大一定要進行手術。但每一次復發,修補疝氣的成功率就會降低。
台北疝氣手術中心修補切口性疝氣的經驗豐富,有一定的手術方式能盡量確保疝氣切口性疝氣不再復發。
林鼎淯醫師小檔案

林鼎淯 醫師
資歷:
美國專利:「新式微創疝氣手術」發明人
資深疝氣外科專門醫師累計超過20,000例疝氣手術經驗。
外科專科醫師
泌尿外科專科醫師
台北榮總泌尿外科主治醫師
美國紐約Albany Medical Center研究員
國立陽明大學 講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