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鼎淯醫師小檔案
現職:
台北:書田泌尿科眼科診所 泌尿科主治醫師
台中:童綜合醫院 泌尿科主治醫師
資歷:
美國專利:「新式微創疝氣手術」發明人
資深疝氣外科專門醫師累計超過30,000例疝氣手術經驗
外科專科醫師
泌尿外科專科醫師
台北榮總泌尿外科主治醫師
美國紐約Albany Medical Center研究員
國立陽明大學 講師
若要問傳統疝氣手術及新式微創疝氣手術有什麼不同,我很有資格說我最有經驗啦…
曹先生口述;劉惠敏 整理 2015/12/25
兩年多前,住在桃園的曹先生發現左側疝氣,心想「脫腸」而已,選了離家近的醫院動手術,一年多後右側也出現疝氣,也照樣在同家醫院手術。沒想到,這次還不到半年,右側疝氣復發只好再回院「整修」,疝氣卻又再度「不客氣」的跑出來。
「我卡古意啦」,曹先生笑說,之前覺得「這麼簡單的手術、再給你一次機會吧」!因此才選擇再回原來醫院手術,但這次手術完,右側仍明顯又凸起,「怎麼會馬上就掉下來了?!」,很不開心的疝氣治療經驗,讓他對外科手術沒了信心,就在那個時刻,左側疝氣竟然也復發了,曹先生一想到當時情況真的非常氣餒。
為了徹底解決疝氣問題,曹先生這次上網做功課、想要找專治疝氣的醫療團隊,就注意到中心綜合醫院台北疝氣手中心網路上的風評很好,曹先生便就直接來報到。
若要問傳統手術及創新手術有什麼不同,「我很有資格說我最有經驗啦」,幽默的曹先生說;之前為了左、右疝氣動了三次刀,需要半身麻醉,術後恢復8小時都躺著不能動,不能吃東西。還得住三天院、回家也請假靜養。更難過的是,疝氣復發等於是刺激到舊傷口,腫脹比初發時更嚴重,似乎比之前更疼痛。
這次為了解決復發的雙側疝氣,曹先生嘗試新式微創手術,雖然因為是復發疝氣處置難度較高,必須沿著原有傷口處理,也比其他第一次疝氣病人的傷口大,多數微創手術病人的傷口約2-3公分,但他的復發疝氣傷口得要5-10公分,還住院了一天,但在台北疝氣手術中心術後,幾乎就能馬上下床、吃東西,讓他感覺好太多!曹先生比較這幾次手術經驗後,認為雖然微創手術自費貴一些,但健保加上公司保險,實際花費不高。但從手術的恢復、疝氣復發對生活及工作時間影響,術後的曹先生說,「即便貴一些也無所謂,因為值得」。
曹先生自嘲的說,「其實也是有趣的疝氣手術經驗」,為了疝氣動五次刀,卻也從此深刻體悟到醫療的「學有專精」。他認為雖然疝氣不是大問題,但一般外科或泌尿科醫師各有所長,也許先前主治醫師更精於腎結石等其他泌尿道疾病。而相對而言,林鼎淯醫師在多年經驗下的新式微創疝氣手術,「縫合方法就跟人家不一樣」,是將深部組織用內視鏡打平、立體交叉縫合的方式讓腹壁肌肉群密合度更高,「就像我們縫衣服,有些縫法轉來轉去就是更牢靠」。
「至少這次是平的了」,曹先生說,跟之前手術最大不同感受,就是很快就明顯好轉,沒有突起處,感覺也很好。回想疝氣復發以後這一年多來,他都不敢好好的抱三歳多的兒子,偏偏兒子在南部給阿公阿嬤帶,夫妻兩個人在北部打拼,一星期才見兒子一次面⋯,現在兩側疝氣都「修理」恢復好了,已經可以安心的抱兒子了,曹先生洋溢著滿足的笑容說,「雖然他不壯、但挺沉的」!
依照衛福部規定,本網站必須聲明如下:
病患體質及病情因人而異,治療效果也無法保證完全有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