任何人面對不熟悉的領域,面對「不確定性」,難免會感到恐懼….

卜先生口述; 劉惠敏整理 2016/4/4

為了動疝氣手術,卜先生做了萬全的事前功課,可見他謹慎認真的性格。

去年發現罹患攝護腺癌,10月馬上就動了手術。12月發現鼠蹊部位一邊鼓起,還嚇了一跳、「擔心是什麼瘤…」。不過上網查詢、又給醫師看過,確知是疝氣,找到說明清楚的「台北疝氣手術中心」網站,他也很快地決定動手術。

「當然是要愈快決定愈好」,卜先生說,從1歲到101歲都有可能疝氣,但若拖延以致組織沾粘、壞死「也是有可能的」。雖然他疝氣症狀影響生活不大,偶爾快步走路稍疼,只要放慢腳步即可,但他決定迅速處置,從發現、到手術僅一個半月,「要不是碰到過年,應該會更快」。

術前,他也謹慎地請教過麻醉科醫師,「問得很清楚,才能更安心」。他轉述麻醉科醫師的話:一般人認為疝氣是小手術,但仍是應該「要小心的手術」。謹慎的他也查看不少資訊,雖然僅有極小的風險機率,但如果有麻醉或神經性的後遺症「難免會辛苦了」。

手術及術後恢復都很好。卜先生疝氣手術後10分鐘就清醒、下床,一周後拆線、一個月後回診,「一切都很好」。有空就去健身房運動的他,也歸因於平時規律運動的習慣,「術前、術後恢復都很好」。

「除了高超的技術,更重要的,還要有愛心耐心」!卜先生很認真的說,「不確定,就會擔心」,任何人面對不熟悉的領域,面對「不確定性」,難免會感到恐懼。而在台北疝氣手術中心,從醫師到護理師、行政人員皆讓人倍感親切,完整詳細的說明、麻醉科醫師的會診,都是排除醫療領域外行人「不確定性」的關鍵。

強而有力的信任基礎下,「就沒有了懼怕」,他進一步說,台灣的醫院、醫師技術不是問題,「但有沒有愛心、耐心解釋,這個差別很大」!因此他很肯定地說,對疝氣病人來說,台北疝氣手術中心「是不二選擇」。「當然有保險的人,當然更是不二選擇」,他笑著說。因為私人醫療險都有給付,因此保險費給付幾乎可以涵蓋自費的費用。新式微創疝氣手術雖需自費醫材等額外費用,但術後副作用、復發率卻也比傳統手術低得多。

「好病人也是關鍵」,護理師補充說明,術後的伸展操、用藥、回診等,卜先生都認真執行,「我運氣不錯,碰到好醫師、專業人員,我當然要完全配合啊」!